近日,石化行業供應鏈特聘專家,中國招標投標協會電子招標采購專業委員會副主任,隆道、必聯CEO吳樹貴先生應邀出席工業互聯及智能線上研討會,就工業互聯和供應鏈智能升級做主題分享。研討會以“智能 · 突破 · 連接”為主題,邀請業界工業互聯網企業分享工業互聯網及智能化方面的最新實踐,并發表其真知灼見,引發與會者對工業互聯及智能+的深入思考和熱烈碰撞。
在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的趨勢下,“工業互聯網”近些年成為實現兩化融合的重要手段和產物。2017年,國務院印發了《關于深化“互聯網+先進制造業”發展工業互聯網指導意見》,意見明確了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建設方向,即用現代技術和數據技術,如大數據、云計算、互聯網、各類終端等,實現把設備和人、人和人、設備和設備,通過企業內外部流程連接起來,通過對海量數據采集分析,及時作出正確的決策,供應鏈得以重塑,繼而實現提高效率、節省成本,滿足市場對智能化和定制化所需目標。
2020年,多地政府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正加大投入支持工業互聯網的發展,支持企業上線云平臺,推動數字化轉型升級。工業互聯網作為新基建的重要部分迎來了全面提速時期,已在多個領域落地應用。有數據顯示,2016年-2019年我國工業互聯網市場規模從4千元億增長至6千億元。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預測,2020年我國工業互聯網規模將達到3.1萬億,占GDP比重2.9%。工業互聯網作為網絡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新一代產物,通過連接產業體系全系統、全產業鏈、全價值鏈,打通不同環節,讓數據流動起來,支撐工業智能化發展,提高關鍵資源配置效率,提升制造業運行效率和運營效益,加快企業供應鏈管理升級。
供應鏈管理專家吳樹貴認為,工業互聯網的公式可表述為“數據+模型=(平臺)服務”,其運營模式經數據采集以軟件優化流程為平臺服務。工業互聯網通過對機器設備、業務流程、產品模型等過程數據采集,抽象成軟件,以智能化形式優化生產流程,提升生產效率;為產品從研發到生產、銷售和使用等全生命周期提供服務。
吳樹貴在分享中提到,工業互聯網在企業中的應用架構體系主要包括數據采集、PaaS平臺、IaaS服務、和工業APP四個方面。從實際情況看,企業通過生產線、業務流、供應鏈、產品生命全周期廣泛的數據采集為基礎,PaaS平臺作為核心承載數字模型,基于機理模型和數據模型轉化為各式各樣的軟件,把大量的工業的技術原理、行業知識、基礎工藝、模型工具規則化、軟件化、模塊化,并封裝為可重復使用的組件。工業互聯網以IaaS服務為支撐解決制造業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等應用型方案,為企業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,如工業APP等,這也是工業互聯網的架構關鍵所在。實際數據表明,綜合應用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企業占比較低,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。目前,工業互聯網正處于智能化轉型變革中,數字供應鏈升級滿足供應鏈變革需要的必要性,諸多顛覆性的技術如先進機器人技術等,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新塑造工業互聯網,工業供應鏈正在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。
吳樹貴以隆道云采供協同平臺和必聯電子招標投標平臺為例,供應鏈智能升級的重點在于數字化技術支持采供信息對稱、支持采供協同作業、采購企業配置的智能預測和精準匹配,以優化制造資源進行配置,有效提升供制造業運行效率和運營效益。數字化技術支持企業內外部協同作業,由此產生的數據資源,作為新要素被不斷的積聚和利用,形成的新產品和服務匯集用戶。隆道平臺和必聯平臺協同正是基于信息對稱,成于信息及時處理和反饋,最終達成以知促行、以行傳知,確保采供高效協同作業。
據了解,隆道云采供協同平臺以用戶需求為中心,采用積木式構建方式,支持應用按需選用、產品自動升級迭代、自主設定操作流程、能夠讓用戶操作無師自通。以數據技術支持詢比價、招標投標、競價、談判、供應商管理、采購物料管理、審計、需求、計劃、審批.....等多種不同交易方式,依托數字化供應鏈管理降低企業協同作業難度,帶動產業上下游企業形成完整高效、節能環保的供應鏈,為數字化供應鏈管理提速增效。
當前,工業互聯網正在蓬勃發展,依托產業協同平臺,對于供應鏈管理的變革也將產生重要影響。隆道和必聯將借力供應鏈變革實現智能轉型升級,在良好的制度環境下,助推企業在供應鏈管理方面做更多的探索和嘗試。將持續以數字化提升采購招標和供應鏈管理效率。